俄印石油人民币结算落地,欧洲或间接人民币买单,美元霸权面临冲击
说到国际石油这摊事儿,最近又有大新闻让很多人眼前一亮。
前段时间,据路透社爆料,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商已经开始要求印度那边用人民币来结账,印度最大的国有炼油公司已经用人民币买了好几船俄罗斯原油。
这看似只是账本上多了几个币种,其实背后的水特别深,说白了,这不只是简单的贸易结算,而是大国博弈下的新一轮货币争夺战。
时间回到两年前,俄乌冲突刚爆发,美国带头把俄罗斯踢出了SWIFT系统。
说白了,这就是全球银行间的结算网络。
被踢出去了,俄罗斯和世界做美元生意就变得举步维艰。
美国的算盘本来挺精,想着你俄罗斯石油卖不出去,经济吃紧了,乌克兰局势自然就好转。
可现实狠狠打了他们的脸。
俄罗斯没被掐死,反而另辟蹊径,把大批石油卖给了印度。
冲突前,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一天才十万桶,到了今年一下飙升到一百多万桶,最高峰占了印度进口量的一半多。
可好景不长,今年8月之后,受美国和欧盟新一轮制裁压力,印度被迫大幅砍掉对俄原油采购,单日只剩40万桶左右。
俄罗斯一看,老客户不买单了,咋办?
这时候就把人民币搬了出来。
其实俄罗斯早就盯上人民币了。
倒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卢比这货币真心没啥用,国际上没人认,汇率还总掉价。
之前两国做结算,都是卢比先走一圈,俄罗斯再把卢比换成人民币,最后才能买东西。
折腾来折腾去,钱还缩水不少。
所以,俄罗斯干脆提出,直接用人民币算了,省钱省事,心里还踏实。
毕竟中国经济稳定,外贸发达,拿着人民币不愁花不出去。
再说白了,俄罗斯看重人民币,其实也是受了美欧制裁刺激。
这两年,俄罗斯和不少国家都在试着用本币、人民币或者阿联酋迪拉姆结算石油,哪怕不是100%替代美元,但比例真在逐步提高。
像今年前半年,中俄之间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已经突破6成,阿根廷、沙特、巴西这些国家,也都开始琢磨着跟中国用本币结算。
比如巴西直接和中国签了本币互换协议,沙特也放话要考虑用人民币收中国的油款。
这些可不是小事,都是对美元统治地位的实打实挑战。
这背后折射出的,其实是越来越多国家对美国的制裁手段感到不安。
你说SWIFT踢谁就踢谁,一朝被蛇咬,大家都开始备胎准备起来。
谁也不想哪天自己成了下一个被制裁的对象。
如果只靠美元,那不等于把命门交到别人手上?
于是,大家纷纷开始多元化准备。
美元霸权就像个老大哥,过去说一不二,可现在兄弟们都开始防着你了,这才是最让美国头疼的。
其实这波冲击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和印度,欧洲也不轻松。
自从他们买不到便宜的俄罗斯能源后,只能转身花高价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,结果欧洲通胀直线上升,能源账单越算越心疼。
此前德国、法国还打算推进欧元国际化,现在反倒被拖了后腿。
更巧的是,印度买油也不光自己用,还倒卖一部分给欧洲。
如果印度用人民币买油,欧洲最终结算时也只能被动接受人民币,这就等于人民币间接“杀入”了欧洲能源大市场。
有意思的是,围观群众们早就开始热烈讨论,有人说,这下美元“老大”地位危险了;还有人觉得,人民币能走多远,最终还得看中国自身经济硬不硬气。
但不得不承认,美元用“制裁”这招,的确是在消耗自己最宝贵的国际信用。
以前大家用美元,是因为信得过美国;现在变成了用美元还得提心吊胆,生怕哪天就被“断供”,那信任还能剩下多少?
历史上,全球货币体系其实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上世纪三十年代,英镑王者地位也曾轰然倒塌,就是因为英国经济撑不住了,美金才顺势上位。
今天,美元如果还靠制裁当家,慢慢丧失吸引力,谁说不会重蹈覆辙?
说到底,货币的本事,靠的不是嘴硬,而是背后国家的真实实力和伙伴间的信任。
写到这儿,不得不说一句,谁也不是永远的“老大”。
未来的世界,很难再有一个货币说了算,多元化是大势所趋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也许这些听起来有点遥远,但一旦国际结算变化,影响到的其实是每个人的钱包,比如油价、电费、甚至物价。
美元霸权摇摇欲坠,人民币正在海外一步步站稳脚跟。
到底最后谁能笑到最后,还真说不好。
美国如果再不收敛“动不动制裁”的老毛病,估计还会有更多国家想办法避开美元,到时候,美国的好日子怕是要大打折扣了。
配资知识网,配资网网站,正规股票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